
打破IT / OT在行业边缘的障碍
IT领域被趋势主导,那些没有追随最新“潮流”技术的企业,将面临一个惨遭淘汰的可怕警告,同时被竞争对手超越,从而最终走向破产。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使用云端计算。数字化转型,被视为一种批量采用云端计算能力的比喻。新技术的倡导者就曾指出,像是微软(Azure)、亚马逊(AWS)和谷歌(云端)等公司正在该领域花费大量资金。
然而,任何在IT行业或其他行业中扮演要角者都将意识到、推动运行所需的所有计算资源——例如——现代化的制造厂或公用事业生产厂——推入云端并非特别有效;无论是从成本、还是从运营效率的角度来看。
机械、工厂与工业设备已从他们的供应商那里收到越来越复杂的传感器,而控件也内置了很多年。此外,还有一个非常健康的售后市场,可根据需要添加传感器阵列与其他螺栓固定装置。工厂车间数字革命的结果、已产生了两个新名词(加入“云端”):工业4.0和IIoT。
因此,在传统工业环境中,基于边缘计算的技术(即,不以数据中心或云端为基础者)被认为是更重要的。而将远程安装连接回数据中心或云端的必要带宽及速度的成本却非常之高。
所以,进出IIoT设备的数据流,最好在边缘处理:即在现场、本地。就此降低成本且非常快速。此外,在通常具有完全相异的、本地数据治理的全球市场中,在本地化的基础上、更为直接地要求遵守本地的合规性。
OT和IT交叉时出现困难——他们肯定会在工业环境中如此。在每个制造工厂内设置IT支援与内部部署功能或边缘安装系统,其价格不仅昂贵且难以管理。此外,随着工业4.0增加了动力技术的复杂性,IT很容易成为其中主导并转为管理者,而非安装之机器与操作成为存在的理由。
现实世界的压力
在各行业中,生产商与制造商“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需求是无需提醒的事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消费者对诸如“当天交付”这种便利的商业思维所渗透而为之热爱,让任何企业对“脱机”的选择不作考虑。
因此,控制生产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需要快速、反应灵敏、智能而且零故障。然而,如果不希望在每次安装中花费大量资金(人员与机器),那又该怎么做才好?
答案在于新一代、针对工业部署的边缘专用IT。透过适当的平台与系统,工业单位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持续工作。事实上是,如果控制系统停止,生产即停止。因此,Tech Wire Asia观察了两家可以为工业IT / OT系统提供协助的供应商。
目前,参与建筑、制造、公用事业或工程的企业中,只采取一些昂贵而复杂的方法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的最大化。
随着操作系统并行运作冗余系统、以保持在时间的推移下作出两个(或三个)复制是既昂贵、也具挑战性的操作。甚至,主动/备用模型也需要透过手动干预来进行切换(用于升级、维护等)。而集群系统只会使这些问题变得复杂化。
前进迈向“边缘“
利用云计算能力为基础的新产品,正为一些制造商所青睐;随着云供应商将其产品扩展到行业、或工业系统供应商开始购买云IT以扩展其产品的职权范围,这些产品都将就此进入市场。
根据选择,以边缘计算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可以将生产异常与其问题引用到云中、以进行进一步处理(从而大幅降低数据连接时所需的带宽与速度)。然而,这仍然是潜在瓶颈中最好的情况,对于未连接的边缘安装来说却完全不切实际。
另一种选择,是在工厂或工作现场安装复杂的IT基础设施。这使我们回到了本文的开头,即需要考虑到与多重地点的IT与OT成本相关的问题。
或者该说,那情况在过去曾经是个问题。而今借助最新一代的硬件与软件设备(见下文),各行业的使用者可以充分利用IT的功能,而无需花费大量时间、材料与员工。
借助软件定义的抽象技术及一键式部署,各行业的使用者仅需插入几根电缆,便能轻易地安装一个(或数个)设备,接着便可获得最新的技术优势——无需管理费用。
最终的目标,是保持电力供应,这代表了公司可从供应链与物流中规划其产出、收入及需求。
计划外的停机或中断是无法容忍的。即使是计划中的停机也会出现中断、并可能损害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拜IT所赐,竞争对手只需点击鼠标即可作此破坏。
以下介绍两个系统供应商,这些系统正在针对每周7天、每天24小时的全天候工业、工程及公用事业等领域,推动在整个亚太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发展的可能性。
STRATUS TECHNOLOGIES
总部位在马萨诸塞州(美国),在世界各地设有办事处。该公司了解,若要保持工业系统成功运行,让停机时间最小化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他们深谙一种微妙的平衡作法,即提供非常智能、以驱动为结果的技术,并确保其解决方案易于设置、操作与维护。
Stratus解决方案的易于理解、吸引了众多工业领域的买家,其中还有许多工业领域在传统概念上并不属于能够仓促接纳新科技的范围,像是:公用事业、采矿、加工,以及离散制造业等。
Stratus通过无需部署大量IT技术人员的情况下防止停机,帮助公司企业实现高影响力、高技术含量的运作结果,而无需IT方面的额外开销。
随着技术推动行业向边缘计算移动并且更接近数据,Stratus生产了可热插拔的、即插即用设备,能够可靠地运行生产机器的软件,具有自我修复与远程监控的功能,并且内置其他服务。
ztC Edge具有特别的创新性,是Stratus产品组合中的最新成员,仅需插入、设置然后运作,可在大约30分钟之内组装完成。其虚拟化功能,可通过创建可靠的托管平台来运行边缘应用程序,从而提高工厂效率及输出。多重冗余系统支援连续生产操作、并低延迟AI的驱动分析,实现具有预测性的定期维护。
欲了解有关Stratus的更多信息,特别是有关ztC Edge设备详情,请单击此处。
VEEAM
由瑞士公司Veeam开发的超级可用性平台(Veeam’s Hyper-Availability Platform)可确保企业保持最大运作效果——无论是在正常运行的时间方面、亦或是在效率方面。
透过提供备份与恢复,加上动态复制,任务关键型系统可采用安全带与支架方式运作——始终开启,无缝恢复。
应用程序、数据、甚至云端计算阵列都受到类似保护,代表了无论何时想要托管应用程序、数据库或资产,Veeam的系统都能予以保护、并确保正常运行时间。
该解决方案可与许多不同的系统无缝结合,具有强大的API,可与HPE、NetApp、思科及众多其他业界领先的企业硬件集成。此外,该平台还加上Exchange、SQL、SharePoint、Oracle以及Active Directory——开箱即用。
Veeam可用性控制台(Veeam Availability Console)跨越复杂工业设施的所有分布式系统,提供管理所必需的可见性及管理功能,实时提供报告与容量监控关键指标。
还有许多云端提供商插件,同样,该公司还提供自产的SaaS,一种用于Microsoft Office 365的备份服务。
*本篇社论中的有些公司为Tech Wire Asia的商业合作伙伴
READ MORE
- The end of TikTok Shop and other social commerce in Indonesia
- Lost in translation: Can AI tools improve?
- Is ChatGPT enabling collaborative decision-making or merely Hobson’s choice?
- NVIDIA and NTT DOCOMO revolutionize telecom services with world’s first GPU-accelerated 5G network
- Sony battles new hack: ‘Is my account safe?’ Echoes among concerned custo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