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破工業邊緣的IT/OT壁壘
IT領域被趨勢主導,那些未能追隨技術領域最新「潮流」的企業,面臨「慘遭淘汰」的可怕警告,被競爭對手超越,最終走向破產。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雲端運算的使用。數位化轉型被視為雲端運算能力批量採用的體現,新技術的倡導者對Microsoft (Azure)、Amazon (AWS)和Google (Cloud)等公司正在投入的大量資金指手畫腳。
但是,任何涉足於IT產業或其他產業的人都知道,無論是從成本,還是從運營效率角度來看,例如,將運行現代化的製造廠或公用事業生產廠所需的所有運算資源推入雲端並不會特別有效。
多年來,機械、工廠和工業裝置從供應商處採購來時就已經內置了日益複雜的感測器和控制器,並且售後市場也很健康,可根據需要新增感測器陣列和其他附加裝置。這場數位革命對工廠車間的影響已經催生了兩個時髦新詞(加入「雲端」):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IIoT)。
因此,基於邊緣計算的技術(即不基於資料中心或雲端的技術)被認為在傳統的工業環境中更為重要。遠端安裝連線回資料中心或雲端所需的必要頻寬和速度成本非常之高。
進出IIoT裝置的數據流程最好在邊緣處理:現場、本地,從而實現低成本和超快速目標。此外,在本地數據管理通常全然不同的全球市場,從本地化角度看,遵守本地合規性要求更為重要。
在OT和IT相遇時,困難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在工業環境中肯定會有。在每個製造廠或邊緣安裝環境,IT支援和現場職能部門的花費都很高,且很難管理。此外,隨著為工業4.0提供動力的技術變得越發複雜,IT很容易佔據主導,取代已安裝的機器和作業,成為被管理的資源。
現實世界的壓力
生產商和製造商需要24/7始終線上,這點無需別人提醒。隨著及時服務等趨勢和消費者對當天交付等便利的酷愛逐漸滲入商業思維,讓任何企業「下線」都是不可取的。
因此,控制生產的工業自動化系統需要快速、及時回應、智慧和無故障。但是,如果不在每次安裝中的IT資產(人員和機器)上花費資金,又有什麼辦法呢?
答案就是專門用於工業部署的次世代邊緣專用IT。恰當的平台和系統就位後,工業單位可以全天候不間斷地持續工作。事實是,如果控制系統停了,生產就必須停。因此,在Tech Wire Asia,我們了解了兩家可以提供幫助的工業IT/OT系統供應商。
目前,投身於建築、製造、公用事業或工程領域的公司只有極少數費用高昂且複雜的方法來確保系統的最大正常運行時間。
與作業系統同時運行冗餘系統不僅費用昂貴,而且要想保持兩者(或三者)長時間同步還極具難度。即便是主動/備用模型也需要手動幹預進行切換(用於升級、維護等)。集群系統只會令這些問題複雜化。
轉向邊緣計算
一些製造商正在使用那些利用雲端運算能力的新產品;隨著雲端供應商將其產品擴展到工業,或工業系統供應商開始購買雲端IT以擴展其產品的影響範圍,這些製造商開始進入市場。
根據您的選擇,基於邊緣計算的控制系統可以將生產異常和問題提交給雲端以做進一步處理(從而大幅降低數據連線所需的頻寬和速度)。然而,這其實還有一個潛在瓶頸,對於未連線的邊緣安裝來說完全不切實際。
另一種替代選擇是在工廠或現場安裝複雜的IT基礎設施。這將我們引回到文章的開頭,這涉及到與多地點IT和OT成本相關的問題。
或者說,這曾經是問題。借助最新世代的硬體和軟體裝置(見下文),產業可以充分利用IT的功能,但不需要像過去那樣花費大量時間、物力和人力。
藉助軟體定義的抽象技術和一鍵式部署,產業可以只安裝一個(或幾件)裝置,插幾根電纜,然後享受最新技術帶來的福利,而無需管理費用。
最終的目標是:只要保電力供應,公司可以從供應鏈和物流角度規劃其產出、收入和需求。
意外停機或中斷是不可容忍的。即使是計劃內的停機也會中斷並可能損害客戶關係。藉助IT,我們可將競爭對手遠遠地甩到身後。
以下兩家系統供應商正在推動整個亞太地區(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工業、工程和公用事業部門挑戰24/7極限。
STRATUS TECHNOLOGIES
這家總部位於美國麻塞諸塞州的企業,辦事處遍佈世界各地。他們深知,要想保持工業系統成功運行,就需要最大限度減少停機時間。他們知道有一種微妙的平衡做法,即提供結果驅動的智慧型技術,並確保解決方案本身易於設定、使用和維護。
正是Stratus解決方案的簡單性吸引了眾多工業領域的買家,其中不少產業領域歷來以謹慎採用技術而聞名:公用事業、採礦業、加工業以及離散製造業。
Stratus在無需部署大量IT技術人員的情況下即可防止停機,幫助公司無需增加IT日常開銷就能實現高效、高科技推動的結果。
隨著技術推動工業向邊緣轉移並更接近數據,Stratus生產出可熱插拔的隨插即用裝置,能夠可靠地託管運行生產機器的軟體,內建自我修復和、遠端監控以及其他服務。
Stratus產品組合中的最新成員ztC Edge極具創新力,可以在大約30分鐘內完成插入和設定,並開始運行。其虛擬化功能建立可靠的託管平台來運行邊緣應用程式,進而提高工廠效率和輸出。多個冗餘系統支援連續生產運作,低延遲AI驅動分析可實現預測性的定期維護。
欲了解有關Stratus的更多資訊,特別是有關ztC Edge裝置的資訊,請按一下此處。
VEEAM
瑞士公司Veeam的超級可用性平台確保企業在正常執行時間和效率方面都能保持最大程度運行。
透過提供備份和復原以及動態複製,任務關鍵型系統可以採用「雙保險」策略,始終開啟,無縫復原。
應用程式、數據甚至雲端運算陣列都受到同樣保護,這意味著無論您何時想要充當應用程式、資料庫或資產的主機,Veeam的系統都能提供保護並確保正常執行時間。
該解決方案可以無縫插入許多不同的系統,具有強大的API,可與HPE、NetApp、Cisco以及其他眾多硬體產業的領先企業進行整合。此外,該平台還可插入Exchange、SQL、SharePoint、Oracle和Active Directory,開箱即用。
Veeam可用性控制台透過複雜的工業安裝賦予所有分散式系統以可見性和管理功能,可即時提供報告和容量監控關鍵指標。
還有許多遠端服務提供商外掛程式,該公司也以同樣的方式提供自己的SaaS,這是一種用於Microsoft Office 365的備份服務。
*本社論中的部分公司是Tech Wire Asia的商業合作夥伴
READ MORE
- Android users, beware of fake loan apps – because they will spy on you
- India anticipates first homegrown chip from Micron by December 2024
- Alibaba Cloud boosts open-source community with enhanced AI and more open-sourced LLMs
- Singapore: the powerhouse behind Nvidia’s revenue
- Google Gemini to give ChatGPT a run for its money